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后如何恢复重建——甘孜州“两会”代表这样说
四川新闻网消息 2月3日下午,甘孜州“两会”“代表通道”开启,白玉县人民政府县长阿央邓珠,就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后恢复重建如何推进,存在的现实问题回答记者提问。
他介绍,2018年,白玉县先后经受了两次金沙江白格堰塞湖自然灾害,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。灾情发生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、州委州政府,以及各级各部门非常关心,迅速调动各方力量,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了险情,把灾害影响降到了最低。
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统筹安排下,于2019年初全面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县委赓即部署,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,响亮提出了“三年建设任务,一年全面启动、两年基本完成”的总目标。通过全县上下近两年的共同努力,到2020年12月31日前,涉及3镇3乡7500多人、累计投资达3.8亿元的39个灾后恢复重建民生项目已全面完成。
他们的主要做法是,坚持“一个根本”,就是把保障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,作为根本出发点;突出“两个关键”,就是规划引领和高位推进两个关键;建立“三项机制”,就是专班推进、部门联动、跟踪督查三项机制;紧盯“四个环节”,就是项目推进、工程质量、安全监管和跟踪审计四个环节,取得了项目推进快、建设质量好、配套保障足、群众满意度高的“四大成效”。特别是,涉及到灾区群众的民房和路、水、电、通讯等乡村基础设施,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升,包括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内的保障功能得到了全面恢复。
灾后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后续产业发展和持续增收的问题,当前他们主要是结合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,本着把金沙乡打造为“金沙江畔的川藏交界旅游风情小镇”、把金沙乡八吉村和卓英村搬迁点打造为“灾后恢复重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寨”的目标,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规划,紧扣文旅和农旅“双融合”,高位推进后续产业发展。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植业,推广种植紫皮马铃薯、高原藏菊、小番茄、水蜜桃等农特产品,并大力发展集体牧场、旅游民居接待、特色餐饮服务等,确保受灾群众通过产业带动、实现稳定增收,真正达到不仅全面重建恢复,而且又能发展致富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