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闻网消息 7月27日,川西高原的白玉县阿察镇日通草原上,一头头牦牛“严阵以待”,一场别开生面的昌台牦牛“异地换公”活动正在热烈展开,276 头年轻纯黑的种公牦牛即将开启它们的新使命。
“异地换公”活动作为白玉县第二届“盛德白玉·草原最牛”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之一,备受瞩目。据白玉县农牧农村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根秋桑珠介绍:“此次采取异地换公的方式,旨在提纯复壮昌台牦牛种群。我们要更好地保持昌台牦牛的优良品种优势,避免牦牛近亲繁殖带来的不良影响。同时,为了正向激励牧民的参与积极性,本次跨乡‘异地换公’以村为单位,用彩旗区分列队,每头参与换公的牦牛都将给予 2000 元补贴。”
随着主持人那铿锵有力的“种公牛互换”口令响起,来自昌台一镇四乡及种畜场的 23 个村的 355 头牦牛,有序地开始互换彩旗,互换种公牛。现场气氛热烈,牧民们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喜悦。只见牧民们熟练地牵引着自家的牦牛,按照预先安排好的顺序和位置进行交换。
“交换的牦牛必须是昌台本地的纯黑种公牦牛,年龄在 3 至 6 岁之间,而且要健康、无传染性疾病、无生殖缺陷性疾病。”现场主持人多吉认真介绍着交换的标准。
此次异地换公活动,标志着白玉县在推动牦牛产业集群发展、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通过科学选种和异地交换优质公牦牛,有效改善和优化了当地牦牛的遗传品质,显著提升了整个牦牛群体的生产性能和适应能力,进而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(供稿:白玉县委宣传部)